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697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3〕36号

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697号提案的复函

王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北跨”战略下运动设施建设及水岸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第697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市体育局高度重视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结合我市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运动赛事、全民健身、体育制造等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按照您提案中“关于西安‘北跨’运动设施与基础建设同步进行”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多管齐下,夯实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当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体育设施体系构建。截至2022年底,公共体育场馆方面,已建成省级、市级、区县级体育场馆33个,在建10个。全民健身工程方面,已建成农民体育工程4303套,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554条,多功能运动场88个,室内健身房35个,全民健身园区(长廊)35个,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健身设施全覆盖。社会性体育运动经营场所方面,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应有尽有,主要包括健身场所521家、游泳场所168家、社会足球场地235块、滑雪场4家、滑冰场4家、攀岩场所2家、动力飞行场所1家、无动力飞行场所3家、水上运动场所3家。

二、多措并举,支持体育基础设施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近年来,我市相继印发《西安市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方案》《西安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为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二是扩大体育用地供给。编制《西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并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到2035年,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平方米,各区县结合实际,按照指标要求,统筹规划布局体育用地,逐步实现体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频共振,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统筹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加快推进“北跨”区域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打通社区体育设施“最后一公里”,支持社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

四是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国际港务区)、高陵区文体中心(高陵区)建设,加强石川河极限运动中心承接赛事和向社会开放(阎良区),补齐“北跨”区域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短板,带动属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利用已有场馆设施举办渭河长廊自行车赛“、舞动长安”技能展示活动等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赛事活动。

五是强化政企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相关水上运动经营单位优势,结合“北跨”区域丰富水上资源,在训练、赛事、培训、健身等方面加强政企合作,共同推进水上运动体育产业发展。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着力引导和推动体育运动设施在“北跨”重点区县集聚发展,配合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推动区域经济、水岸经济与体育设施建设共同发展,为落实西安“北跨”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西安市体育局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