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699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0〕51号

西安市体育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699号提案的复函

王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鄠邑区马坊村红拳文化品牌 提升积极探索非遗助力扶贫、文化兴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一、近年来群众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群众身边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1.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力唱响“迎全运、惠民生”“我要上全运”主题,结合春节、全民健身日等节点,组织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月、体育健康行五进等活动,以太极拳、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体育项目为主,市、区(县)及体育社会组织每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近600项(次),参与人数超过400万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2.开展传统武术推广普及活动。传统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市体育局高度重视传统武术的普及、推广和宣传工作,将传统武术列为我市群众体育活动重点项目之一,在重大的体育活动中和我市各个方位的晨晚练点,都能看到传统武术习练者的身影,2018年、2019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比赛期间,我们在城墙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安排了我市体育特色项目进行展示表演,莲湖区在城墙西段进行了红拳、太极拳、武术套路、武术器械的项目展示,新城区在东段展示剪纸、九连环等非物质遗产项目的展示,吸引世界各国参赛运动员的关注。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的“舞动长安”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中专门设置了综合类比赛,其中就有红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项目拳法的比赛。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西安年 最中国”全民健身嘉年华启动仪式暨武术擂台赛、“丝绸之路"第九届长安武林大会暨未央区大明宫炕底寨“三月三”武术全民健身展示大会等重大活动和赛事中,都安排了传统武术红拳、太极拳等项目展示比赛,传统武术已成为我市广大群众不可或缺的运动项目,是我市群众体育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推进传统武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在市体育局的积极倡导下,从2016年起,每年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 “西安市机关干部职工工间操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对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传统武术项目进行培训;市武术协会,莲湖、临潼、长安、未央区等武术协会,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组织比赛、展示表演超过100项次,市武术协会还与我市驻地20余所高校、10余家企业签订武术交流活动长期规划等,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武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的开展,为传统武术在全市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广大的健身群众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4.加大力度培训体育骨干。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不少于15期,其中,传统武术项目培训3-5期,培养了一大批传统武术骨干指导员,为体育健康行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根据群众的健身需求,组织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到各社区、广场、公园及镇村,担任晨、晚练活动站点的站长或教练,推广普及传统武术项目,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116名,其中国家级247人,一级1523人,二级4597人,三级18749人,超过了全国文明城市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二)多样化实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惠民工程。

近年来,我市按照“点面结合、建管并举”的原则,积极实施多样化全民健身惠民工程,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全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2019年,市本级共实施全民健身路径200个、室内健身房5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笼式足球场3个、笼式篮球场7个)、全民健身园区3个(碑林区长乐公园、浐灞生态区桃花潭公园、高新区沣惠渠绿道)。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156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929个、多功能运动场51个(其中笼式足球场32个、笼式篮球场19个)、室内健身房15个、全民健身园区27个,实现了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改善了健身环境,缓解了健身需求,为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了方便。

(三)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

1.全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提升西安城市影响力。重点打造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一带一路”陕西国际铁人三项赛暨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资格赛、国际拳击对抗赛等市级品牌赛事,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国际影响力。

2.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全市联动活动,带动全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通过举办“西安年·最中国”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西安大学生青春季系列活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农民趣味运动会、“舞动长安”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我要上全运·西安市3X3篮球挑战赛、西安市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等活动,今年6月底,西安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启动,大会设置共第九套广播体操、武术套路、乒乓球、篮球等13个项目,除广播体操为区县报名参赛,其余均为社会公开报名,在武术套路项目中,就设置了红拳、形意拳、太极拳等项目,促进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四)深入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

目前,我市共有12个区县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指导站和17个国民体质监测点,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方面作用发挥明显,2019年全市国民体质监测超过3.5万例,为监测人员开具运动处方,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了依据。2019年9月与市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体医结合运动处方培训班,共培训骨干人员147名,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引领我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实践,推进我市“体医融合”深入开展。

二、下一步我市群众体育工作重点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结合群众需求,创新形式,围绕“迎全运、惠民生”“我要上全运”主题,精心组织,着力打造西安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办好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象棋女子巅峰赛等“一带一路”陕西省2020年精品体育赛事。持续打造自行车、公开水域游泳等品牌赛事。在“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的基础上,挖掘篮球、羽毛球、传统武术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继续承办渭河健身长廊自行车联赛等省级赛事,提高我市办赛水平。结合全民健身月等节点,举办全市联动的全民健身活动,活跃群众节日生活。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让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同时,应积极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活动,在干部、职工中率先开展达标测试赛。营造全民全运的良好氛围,推进“健康西安”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迎接十四届全运会奠定基础。

(二)实施多样化全民健身惠民工程。

围绕打造“15分钟健身圈”,做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2020年实施全民健身路径项目不少于200个,用于社区、行政村器材设施的更新;多功能运动场10个,新建一批笼式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室内健身房5个,配置室内健身器材;全力打造新城区幸福林带、国际港务区西安陆港运动公园、碑林区火炬路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集多种运动项目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园区,为群众健身提供方便。

(三)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

制订下发了《关于2020年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安排意见》《202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今年全市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次,积极完善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指导站建设,推进监测工作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总任务不少于40000人次。

(四)积极推进“西安智慧体育大管家”平台建设。

为方便群众健身,有效实现全市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等多方面体育资源的整合,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研究制定了《西安智慧体育大管家》平台建设方案。目前平台建设已经通过市财政局集中采购完毕,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和中标单位的联系,细化项目建设推进计划,按照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年底前建成并试运营,打造智慧西安亮点,喜迎十四运。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西安市体育局

2020年8月21日

(联系人:马建平  电话:86787987 )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