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724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1〕39号

西安市体育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724号提案的复函

左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我市全民健身阵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西安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以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抓手,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实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2020年,全年共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4个、多功能运动场12个、室内健身房5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8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200个、多功能运动场63个、室内健身房20个,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园区2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米,缓解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按照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实际及群众健身需求,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进一步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整体服务水平。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每年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2500万元,分三年对全市1087个行政社区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结合奖补资金,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体育行政部门及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职能作用,为社区提供菜单式定制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全民健身组织、设施建设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提升,不断提高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社区群众举步可达的全民健身场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多元化健身需求和差异化供给需求,增加社区室内外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集室内、室外健身于一体的社区全民健身场地,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二是构建社区群众触手可及的全民健身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优势,采取“社区选派、区县培训、市级再培训”的形式,为社区定向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组织能力好,贴近社区群众健身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调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体育组织,扶持社区成立健身活动队,建立活动站点,充实社区全民健身组织;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医疗站等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具有体医结合指导技能的骨干人员,指导社区群众科学健身。

(二)盘活资源,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一是广泛调动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城管、体育、教育、文物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行业优势,充分挖掘城市潜在场地资源,建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库,利用公园广场、街心花园、楼宇空间、废弃厂房、街头巷尾等城市空间,规划建设贴近群众、举步可及的体育公园、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街头球场等健身场地;二是结合“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因地制宜地配建健身驿站、健身休闲广场、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逐步构建“一廊道+多驿站+多园区”的城市绿道;三是推动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厂矿企业体育场馆及商业场馆向公众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场所。

(三)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西安体育大管家”智慧平台作用,实现对全市体育资源的整合分类、精准实时管理,加快推进“互联网+体育”新业态发展,提高体育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健身服务。依托智慧平台,研发健身手环等智慧型穿戴器材、便携式器材,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结合群众健身需求,研发智慧健身服务站集实时监控、体育宣传、健身器材免费租借、低成本保障物资(急救物品、健康饮品等)供给等服务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依托平台大数据分析,定期对全市体育工作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为决策体育事业发展重大事项提供科学依据,为发展体育事业,助力“智慧西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支持!

西安市体育局

2021年5月26日

(联系人:马聪慧   电话:8678799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