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70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1〕25号

西安市体育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70号提案的复函

市农工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开好十四运,加快推进健康西安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健身场地、组织网络,积极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喜迎十四运良好氛围。现就您的建议及我市群众体育工作的基本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群众体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多样化实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00个、室内健身房5个、多功能运动场12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8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200个、多功能运动场63个、室内健身房20个,规划建设建全民健身园区28个,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米;实现了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改善了群众身边的健身环境,为群众就近就便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方便。

(二)深入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活动。

1.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线上健身指导服务。在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居家健身成为紧迫需求和普遍选择。我局快速行动,汇聚科学健身专业力量,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制作居家健身内容,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平台等发布推送,动员局系统干部职工、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带头,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居家运动锻炼。“西安体育宣传”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多个微信公众号、微视频账号推出抗击疫情“客厅马拉松”专题健身系列微视频,发出“居家健身就是贡献”倡议,为单调的居家生活平添了运动的活力和乐趣。

2.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充分利用全市29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2020年我市完成监测5.4万例,并为群众开具运动处方,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了依据。

3.发挥体医融合优势。充分发挥147名体医结合运动处方培训骨干人员在体育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进我市“体医融合”深入开展。

4.积极开展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2020年在机关、社区、学校、镇村、企业举办科学健身“五进”指导活动超过15次。同时要求各区县开展区县级示范指导活动不少于3次,为当地群众赠送体育健身器材,开展体育健康大讲堂、国民体质监测及航模、广场舞、太极拳、瑜伽、羽毛球、乒乓球、旱地冰壶、幼儿体操等10余个健身项目的指导培训。

5.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每年在年度工作计划时,我们都安排年度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2020年举办培训班22期,新增指导员1888人,目前全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004名,占全省25%以上;根据群众的健身需求,我们组织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骨干深入到社区、广场、公园及镇村,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6.举办机关干部职工工间操培训班。从2016年开始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西安市机关干部职工工间操培训班”,同时,开展二十四式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项目的集中培训。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

1.组织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市体育局紧紧围绕十四运会重要机遇,全力唱响“迎全运、惠民生”“我要上全运”主题,结合春节、全民健身日等节点,组织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月、体育健康行五进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为主,市、区县(开发区)及体育社会组织每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近600项(次),参与人数超过520万人(次),极大的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2.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提升西安城市影响力。重点打造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西安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丝绸之路”拳王争霸赛等品牌赛事,向国际国内展示了西安的美好形象,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国际影响力。

3.全市联动带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先后举办新春体育大拜年、西安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8月8日全民健身月等活动,促进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4.打造“体育+旅游”夜跑线路推广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文体生活,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提高全市群众健康水平,助推“15分钟健身圈”和“健康西安”建设,结合西安旅游景区、城市公园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在全市东、南、西、北各区域,精心遴选9条具有代表性的公园景区夜跑线路,号召和鼓励全市群众积极健身,为“十四运”加油助威,为“健康西安”建设汇聚力量。

二、关于开好十四运,加快推进健康西安建设的建议

(一)实施多样化全民健身惠民工程。

围绕打造“15分钟健身圈”,做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2021年实施全民健身路径项目不少于90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室内健身房5个,全民健身园区5个,全力打造新城区幸福林带、曲江新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国际港务区陆港运动公园等集多种运动项目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园区为群众健身提供方便。

(二)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

制订下发了《关于2021年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安排意见》《2021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今年全市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次,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服务作用,深入基层为群众健身提供多元化服务。积极完善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指导站建设,推进监测工作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总任务不少于5万人次。

(三)加强体医融合、康养结合宣传推广。依据体育融合开具运动处方培训工作,为社区、农村培养一批具有体医融合、康养结合指导技能的骨干人员,为指导群众借助体育运动促进亚健康修复、慢性病康复发挥作用。每年举办体医融合开具运动处方培训班不少1期,培养骨干人员不少于100名。同时充分结合社区、农村基层党建阵地,采取发放宣传指导手册、设置宣传展示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体医融合、康养结合科普知识,倡导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理念。

(四)积极推进“西安体育大管家”智慧平台建设。为方便群众健身,有效实现全市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等多方面体育资源的整合,结合我市体育场馆、赛事活动、设施建设、体育宣传等发展需求,以全力打造“智慧西安”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集体育场馆、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等于一体的“西安体育大管家”智慧平台,平台具备赛事资讯、报名参赛、比赛直播;场馆介绍、定位查询、场地预约;设施管理、位置导航、器材维修;体质监测、站点管理、个人体质档案查询、开具运动处方;体育社会组织介绍、组织管理等功能,对全市各类体育资源实施精细化分类整合及管理,解决群众“去哪健身、和谁健身、如何健身”的问题。目前平台建设已经进入线上内测阶段。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西安市体育局

2021年5月26日

(联系人:李茂华  电话:86787987)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