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1〕24号

西安市体育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的复函

市民建: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建设广场移动体育项目、迎接十四运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以我市筹办十四运为契机,全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市民公共活动面积不断增加,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对各类体育活动的需求也显著增加。2019年以来,市体育局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的群众体育运动发展进行了学习调研,积极研究制定促进群众体育发展赛事等相关配套政策,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评选我市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有力促进了我市体育消费发展。报请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建设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西安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西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全面构建以赛事经济聚集产业要素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年共举办40余场精品赛事,有效带动了体育消费,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对我市体育事业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按照《陕西省社会足球场地设施2019-2020年工作指导目标》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利用公园绿地等建设社会足球场地的指示精神,我局组织开展全市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工作。2019-2020年,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充分利用商业综合体、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社区活动广场等资源,共建设社会足球场地99块,超额完成省级向我市下达的建设任务,不断丰富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促进我市足球运动发展。

2020年,以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标准建成渭河全民健身长廊临潼段全民健身园区,全年共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4个、多功能运动场12个、室内健身房5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8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200个、多功能运动场63个、室内健身房20个,规划建设建全民健身园区28个,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米。规划建设大型全民健身园区,推进灞河右岸公园全民健身园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民健身园区、幸福林带全民健身园区等3个十四运“双先”观摩点选址规划和建设工作,全方位展示我市全民健身成就和基础设施项目亮点。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深入推动群众体育“五进”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我市2788人次的取样工作。持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2期,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888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百场马拉松赛为示范,在全省率先举办了2020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等7场马拉松赛事活动。积极策划实施“我要上全运”西安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舞动长安2020年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等40余项精品赛事活动,全年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600项(次),参与人数累计超过400万人(次)。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科学规划移动体育运动项目

我局将组织开展移动体育项目调研工作,详细了解全市城市广场分布和空间布局情况,掌握全市移动体育设施现状,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组织各区县、开发区体育行政部门建立移动体育设施规划、开发、运营、推广机构,由专人负责对现有城市、社区、生活广场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移动体育项目名录。学习成都、广州等城市广场移动体育设施先进经验,积极引进移动体育运动项目。按照全民覆盖、全年龄段覆盖、全性别覆盖、全社会阶层覆盖的工作思路,科学分析研究规划符合我市实际的移动体育项目,征求各个年龄段、阶层群众意见后,研究制定我市移动体育项目类别,确保各项移动体育项目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

(二)合理布局广场空间

1.调查研究,合理布局广场空间。积极组织各区县、开发区对辖区内各类型广场布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适合各广场的具体移动体育项目,按照广场空间布局、周边人群等综合情况,对移动体育设施安装区域进行总体规划,预留广场空间的同时,充分利用场地布设可满足各类群众健身锻炼的移动体育设施。

2.现有广场体育设施改造提升。按照移动体育项目类别,制定我市现有广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改造计划,逐步完善我市移动体育项目建设工作。例如:对现有羽毛球场地增画毽球运动场地、增设辅助器材,错时向羽毛球爱好者和毽球爱好者开放,满足广大毽球爱好者健身需求。

3.规划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地。我局规划建设的各类广场运动场地,将按照“一场多能、一场多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多功能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各类体育运动需求。例如:篮球场地建设的同时,考虑增加滑板、轮滑场地功能,并积极协调引进“共享篮球、共享滑板”等共享体育器材,为各类体育项目爱好者提供运动器材保障。

(三)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开放

按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全市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充分利用我市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和广场设施,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体育项目。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社会足球场地对外开放和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发挥全市社会足球场地、健身设施的重要作用,开展专项体育活动的同时,用于开展其他体育和文化等活动,提高社会足球场地利用率。支持运营管理机构与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展校园、青少年足球培训,为学校、青少年提供场地、教学、培训等服务,推进体教融合。鼓励运营管理机构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场地租赁、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策划组织、企业团建、体育装备和体育彩票销售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与足球队签约,孵化、培育更多足球队。开发足球场地冠名权、广告发布权等无形资产,拓宽收入渠道,逐步提升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运营管理机构延伸足球产业链,实施“足球+”战略,推动足球与研学、休闲、旅游、商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四)按照我市季节、时间特点规划移动体育项目

我市具有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季节特点,在移动体育项目规划工作过程中,我局与各区县、开发区体育部门将充分考虑我市四季的季节特点和各时段进入广场的人群特点。春季利用广场空间开展风筝、跳绳、毽球等体育项目;夏季利用广场空间开展踢毽子、空竹、抓羊拐等多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秋季利用广场空间开展集体舞、轮滑、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冬季主要以旱地冰壶、健身操、陀螺、花棍等体育项目为主。

(五)牵头引进广场移动体育运动器械厂商和智能体育器材

我局将组织各区县、开发区,学习借鉴外地移动体育项目先进城市经验,积极引进覆盖范围广,能够满足各个阶层需求的先进移动体育项目,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开展广场体育运动项目,按照品牌知名、覆盖全面的原则,积极引进体育器械厂商参与我市广场移动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中来,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厂商对器材使用、推广普及的优势,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引进智能共享体育亭等智能体育设施,包括羽毛球(含网架)、篮球、足球、跳绳、呼啦圈、乒乓球、毽子等30多种运动器材以及急救药品、创可贴等医用品的租赁服务,市民群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扫码取用。智慧共享体育亭是人工智能柜与体育器材完美结合的产品,除了提供运动器材租赁外,还可以免费进行体质监测,获取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等数据。

(六)加强广场体育设施运营管理

总结我市社会足球场地设施运营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管理工作经验,加强与区县(开发区)、社区、街道、广场管理部门沟通,积极引进操作便捷、智能化高、信息化高的体育设施预约平台,充分发挥各运动场地的功能和作用,增加受众人群和覆盖面积。鼓励运营管理机构通过自营、合作等多种方式,提供餐饮、商品零售、休闲服务等,完善社会足球场地周边配套服务。支持运营管理机构依法依规增设更衣室、卫生间、器材室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以体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创业机会,助推广场经济发展,打造城市广场生活新亮点。

(七)开展科学健身宣传

我局将积极协调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协会,与区县(开发区)、街道、社区等部门按照各区域实际,共同做好广场移动体育运动项目科学健身工作。按照各广场做开展的移动体育项目类别,组织各协会开展单项体育项目科学健身宣传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于科学健身。例如:在各广场社会足球场地开展足球运动教学,设置足球运动科普展板,让足球爱好者可通过教学活动和科普展示学习、了解科学的足球运动方法,保护群众健身安全的同时,推广和普及足球运动,有力促进我市足球运动发展和足球运动水平提升。

感谢您长期对西安体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西安市体育局

2021年5月26日

(联系人:靳鑫   电话:86787984)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