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局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89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体育局
签发人:马锐
市体函〔2020〕63号

西安市体育局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89号建议的复函

邓景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时代全民科学健康运动评估社区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一、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契机,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围绕群众“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15分钟健身圈”和健康西安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一)多样化实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2019年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00个、室内健身房5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民健身园区3个(碑林区长乐公园、浐灞生态区桃花潭公园、高新区沣惠渠绿道)。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156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929个、多功能运动场51个(其中笼式足球场32个、笼式篮球场19个)、室内健身房15个、全民健身园区27个,实现了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改善了健身环境,缓解了健身需求,为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了方便。

(二)深入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引导群众科学健身。

1.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目前,我市共有12个区县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指导站和17个国民体质监测点,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方面作用发挥明显。积极推广体医结合健康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19年我市完成监测3.5万例,并为监测人员开具了运动处方,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了依据。

2.举办体医融合培训班。2019年9月与市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体医结合运动处方培训班,共培训骨干人员147名,发挥体育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进我市“体医融合”深入开展。

3.积极开展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科学指导”的工作思路,2019年在机关、社区、学校、镇村、企业举办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近20次。同时要求各区县开展区县级示范指导活动不少于3次,为当地群众赠送体育健身器材,开展体育健康大讲堂,国民体质监测,及航模、广场舞、太极拳、瑜伽、羽毛球、乒乓球、旱地冰壶、幼儿体操等10余个健身项目的指导培训。

4.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019年,全市举办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3期,不断充实基层体育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958人;我们还根据群众的健身需求,指派组织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到各社区、广场、公园及镇村,担任晨、晚练活动站点的站长或教练,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116名,其中国家级247人,一级1523人,二级4597人,三级18749人,超过了全国文明城市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动我市群众体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的骨干力量。

5.举办机关干部职工工间操培训班。从2016年开始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西安市机关干部职工工间操培训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心关爱机关干部十条措施。对机关干部推广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同时,开展二十四式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项目的集中培训,今年5月份来自市直机关近80余个单位的150余名健身骨干参加了培训,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营造良好十四运氛围。

1.积极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力唱响“迎全运、惠民生”“我要上全运”主题,结合春节、全民健身日等节点,组织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月、体育健康行五进等活动,以太极拳、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体育项目为主,市、区(县)及体育社会组织每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近600项(次),参与人数超过400万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2.全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提升西安城市影响力。重点打造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一带一路”陕西国际铁人三项赛暨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资格赛、国际拳击对抗赛等市级品牌赛事,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国际影响力。

3.开展全市联动活动,带动全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通过举办“西安年·最中国”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西安大学生青春季系列活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农民趣味运动会、“舞动长安”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我要上全运·西安市3X3篮球挑战赛、西安市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等活动,促进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关于后疫情时代全民科学健康运动评估社区化的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体医融合”工作深入开展,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一批既懂疾病防治也懂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引领我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实践。按照省体育局、省卫健委总体部署,2018年组织区县医院医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近90人参加了陕西省第一期培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试点工作培训班。2019年,举办了“西安市第一期培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试点工作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47人。后疫情时代全民科学健康运动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落实“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的具体举措,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市体育+医疗深度融合,发挥体育运动在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坚持做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2020年实现我市区县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全覆盖,发挥现有的12个国民体质监测站,17个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点作用,2020年全市监测人数不少于4万例,积极探索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在医院、社区等新模式,建立国民体质大数据库,为健康中国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培训,普及医疗知识,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指导选择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并制定个性化健身运动方案和计划。三是多样化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与医疗康复设施有机结合,实施健身和康复共同体,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激发群众健身兴趣,向群众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明确自身最需要何种运动,增加健身设施的针对性。四是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机关干部、体育老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等宣传引领作用,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引导群众科学健身,提高健康水平,大力营造十四运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五是积极推进“西安智慧体育大管家”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集体育场馆、赛事活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管理等于一体的“西安智慧体育大管家”平台,对全市各类体育资源实施精细化分类整合及管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构建“15分钟健身圈”目标任务,解决群众“去哪健身、和谁健身、如何健身”的问题。目前,平台已经完成招标,项目实施正在有序推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西安市体育局

2020年8月21日

(联系人:马建平   电话:86787987 )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