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增强人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基本保障。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西安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主要赛事的重要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协调均衡、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强化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统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加快推进西部体育强市,全面建设“健康西安”、“品质西安”,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省领先位置。让全民健身在倡导健康生活、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0%以上;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8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5%以上。

(二)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净增0.68平方米,达到2平方米,实现城乡“15分钟健身圈”。

(三)全民健身组织基本健全。市、区县、街办(乡镇)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基本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向社区、农村延伸,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覆盖城乡,服务管理规范有序,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突破2.3万人。

(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广泛。结合群众需求,创新形式、充实内容,围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活动。

(五)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市、区县(开发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检测站建设,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经常化。年均监测4.6万人次,总数达到23万人次,占全省23%。周期末发布监测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科学指导服务显著提升。在全市范围广泛推广普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第九套广播体操、定期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健身技能指导和编制健身指导手册等,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健身指导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区县(开发区)、街办(乡镇)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加大对体育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完善各级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力量;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进程,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自生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民间组织转变,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运动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结合群众需求,不断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再培训模式,每年全市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5期,培训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次。各区县(开发区)每年至少举办1期培训班,人数不少于80人次;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使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稳步增加,推动全市体育产业的发展;采取配备服装、以奖代补、公益岗位、外出学习等方式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性。积极探索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培养模式,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

加大全民健身设施供给侧改革力度,统筹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市级建设“一场两馆一中心”,即包含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和网球中心的西安体育中心,同时提升改造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区县级(包括开发区)建设“三个一”,即一个公共体育场(包括标准足球场、400米塑胶跑道、一般不超过2000个座位的单侧看台)、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室外运动场地;每年在公园、广场等场地实施1至2个全民健身示范带(区)工程和10个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在街办建设5个示范性室内健身房,在社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不少于100个,各区县(开发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筹措资金,同步实施。结合渭河沿岸整治工程同步实施渭河西安段全民健身园区建设。

(三)构建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大力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倡导“绿色健康、运动快乐”的健康新理念。通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弘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编制健身指导手册,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科学健身讲堂和健身技能指导等,为群众提供多方位健身指导服务,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使体育文化融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以打造和提升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公路自行车赛、丝绸之路乒乓球、围棋赛等市级品牌体育活动。推进“一区县(开发区)一品牌”、“一街办(乡镇)一品牌”活动创建。

更加关注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辅导站点、培训机构等,发挥好学校、家庭、校外机构三方面作用,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使每名学生从小养成1-2项能伴随其成长、终身受益的体育爱好。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各级老龄工作部门、残联、妇联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与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全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开放;特别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办好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级民委每年举办体育展示和竞赛活动不少于3次,参与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要充分发挥保障职工健身锻炼权益方面应有的作用,率先开展工间操活动,普及和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00人次。

(四)积极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积极完善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监测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每年各区县检测人数不少于3000人,全年监测人数不少于4.6万人,建立个人体质档案,推广运动处方。积极探索国民体质监测运行新模式,扩大体质监测辐射面。在健身房、体育场、公园等区域设置一批国民体质监测点,免费为群众开展日常性国民体质检测服务;利用国民体质监测车,实施体质监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及全民健身活动现场,使更多的群众感受到科学健身指导的益处,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周期末(2020年),邀请专业机构,按照监测比例要求对全市集中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西安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做好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测试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区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体育、宣传、机关工委、教育、民委、民政、财政、人社、国土、发改、规划、城建、农林、房管、城管、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西安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全市全民健身重大事项。区县一级要相应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全民健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企业支持、社会响应、智库介入的大群体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和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逐步加大各级体彩公益金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政策文件和体育场馆的各项税收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全民健身服务机制,保障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体育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与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县两级国土、规划、城建、城管、房管、体育等职能部门要完善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合理安排,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三)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全市全民健身评价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国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测评体系,对全民健身发展进行立体评估。市、县(开发区)两级人民政府每两年对《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上报体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过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实施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等方法,奖励热爱体育锻炼、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人群,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带动更多的人群自觉自愿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多层面、多渠道的全民健身市场化运行机制,调动社会资源投入积极性,带动群众参与体育健身主动性,刺激体育市场消费,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

(四)开创全民健身E时代

依托陕西省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我市全民健身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共享,将人与场馆设施、人与赛事活动、人与指导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全市体育健身资源互惠互通,解决和谁健身、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的问题,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方便,有效提高体育行政部门公共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为政府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推动“智慧西安”建设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