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市体育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体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市关于体育工作的任务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根本宗旨,全面助推“体育强市、健康西安、品质西安”建设,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开创新时代全市体育工作新局面。

一、精心筹备第十四届全运会

1.健全组织指挥体系。组建信息技术部、组织人事部、财务部和监察审计部等4个部室;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五项会议”制度,对接落实省筹委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指导承担十四运会竞赛项目的相关区县成立竞赛委员会,健全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

2.加快全运场馆建设。扎实做好西安奥体中心和全运村、全运湖、灞河岸线(全运段)建设,确保2019年5月建成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配套酒店,2019年底建成主体育场,2020年6月底前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全面启动西安市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和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项目改造工作,确保项目年内开工。

3.抓好全运备战训练。确定十四运周期备战重点项目和重点队伍;通过跨省引进、跨界选才、跨项共建等方式,充分调动区县、协调高校组建参赛备战队伍,夯实夺金点,扩大夺金面;建立健全备战保障体系,力争完成十四运会我市运动员夺得5枚金牌的目标任务。

二、全面深化群众体育工作

4.办好群众性特色精品赛事。高质量办好2018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和“丝绸之路”乒乓球、拳击、围棋等系列品牌赛事;办好舞动长安健身技能展示大赛、西安市第三届老年人健身大会和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巩固武林大拜年、全民健身休闲大会、万人登山、健身鼓舞大赛等精品赛事;挖掘具有历史传承悠久、地域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5.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群众健身组织网络,推动各类体育组织向学校、机关、社区延伸;探索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区域、人群、项目有机融合新模式,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指导站点建设,增建7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全年监测人数不少于2.5万人;在1至2个区县组织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比赛活动。

6.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实施智能化多功能全民健身园区建设;在白鹿原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集笼式足球、笼式篮球、综合健身区、儿童健身区等一体的全民健身园区;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50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室内健身房5个;研究制定《西安市公园广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7.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区县评比活动,助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组织对区县《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三、不断夯实竞技体育基础

8.办好国际国内大赛。举办第二届西安国际马拉松赛,首届西安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暨全国女子半程马拉松赛(西安站);举办2018“一带一路”雁塔杯击剑邀请赛,“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和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健美健身职业精英排位赛。

9.抓好参赛备战工作。全面做好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组队参赛工作,确保完成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任务;扎实抓好全国二青会参赛运动员备战训练;着手研究市队区县办、社会办的政策扶持和管理体制,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调动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10.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制定《西安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保障办法》和《西安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深化足球领域改革,完善《西安市足球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职业足球发展,筹划足球学校建设,普及校园足球运动;统筹安排年度体育赛事;着眼“权责一致,绩效一体”,解决当前市属训练机构存在的结构性、功能性问题,构建布局科学合理、项目涵盖较全、职责界限清晰的新型训练组织体系。

11.创新赛事组织模式。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品牌赛事、特色体育项目等无形资产开发,试点推动赛事项目社会化和市场化;拓展与区县体育部门联合举办大型赛事的方法途径,提升区县赛事组织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好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的资源与力量,着力提升赛事的组织水平和规模质量。

12.建强体育人才队伍。深入推进“教体融合”,推动实施青少年“体质强健工程”和“体育塔基工程”;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和单项体育竞赛,组织青少年运动项目技能培训,抓好多渠道选材和多手段育才工作;加强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引进、培训、考核与管理,加大运动员外出交流频次,选派教练员参加全国和省级培训,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20名。建立区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区县创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政策、资金、设施器材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全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13.拓展体育产业增长极。积极协调市财政部门制定扶持发展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制定《西安市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计划》;完善体育产业数据库,实现标准以上“文创”体育企业动态监测,力争年末入库企业达到500家;积极争取省级体彩公益金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成立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大力培育和引进体育赛事运营企业和项目;强化体彩销售工作,深挖网点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增强购彩便利性,力争全年销量超过30亿元。

14.办好体育对外交流项目。办好“2018全球体育科技创新大会”;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城市青少年运动会暨世界青少年体育旅游文化节,促进青少年体育交流,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15.创建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区。研究制定《西安市体育旅游产业专项规划》及配套制度;广泛开展冰雪、水上、山地、电子竞技等时尚运动项目;积极扶持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支持灞桥区健康体育小镇、雁塔区体育运动小镇、高陵区体育文化小镇建设;各区县要积极谋划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力争每个区县创建1个省级体育旅游发展示范区;全市创建1—2个国家级一流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6.打造秦岭冰雪运动产业带。充分利用秦岭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作为全国第四个冰雪产业区的优势,制定出台《西安市冰雪产业专项规划》和配套措施,同步规划室外和室内滑雪、滑冰运动,在秦岭北麓形成初具规模的冰雪产业带。

17.推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统筹抓好高陵区、蓝田县和周至县标准化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同步推进其他区县体育场地建设改造工作;做好市体育场提升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公益性游泳场馆建设。

18.规范体育市场管理。加大对体育市场的指导和监管,抓好公益性体育健身场馆向群众免收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组织全市体育市场随机执法检查;筹划建设集群众体育、赛事举办、体育产业、体育服务等综合一体的体育服务云平台;加大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重点场馆设施和服务运营等的检查力度;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制度,制定《西安市户外运动管理办法》。

五、着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19.加强“铁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四个”意识;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要求,积极开展固定党日和党建载体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追赶超越”工作推进会机制;强化“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落实,着力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的问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抓好干部选拔培养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抓好廉政教育,打造西安“体育铁军”;落实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拓展体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20.推进依法治体。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权责清单,推进“放管服”改革、容缺受理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瘦身,提高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信息公用共享平台建设;抓好“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措施落实,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

21.深化服务改革。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优良作风,制定《推进行政效能革命实施方案》;做好“最多跑一次”事项改革;加强对政务公开、网络问政、群众信访、12345市民热线等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抓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22.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加强扶贫工作宣传;积极开展“体育扶贫、健康同行”活动,建设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完善贫困村体育设施,举办符合农村特点的农民体育活动,提升全市贫困人口健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