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徒步登山应守好安全线

登山远眺,心情舒畅,徒步慢走,愉悦身心。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登山徒步仍然是不少人喜爱的运动。冬季登山较其他三季艰辛,因为山中更为寒冷,尤其是当寒流来袭时,白天的气温常在零摄氏度以下,昼夜温差加大,若再遇到迷路情况,就容易发生危险。那么,冬季登山应该如何守好安全线呢?

贵州省徒步运动协会主席张克如表示,出行前要制定详细出行计划,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做到合理安排。“冬季徒步登山,特别是在雪地徒步,大约比夏季徒步多消耗一倍的体力,相应的,徒步速度也由夏季的每小时7公里下降到每小时5公里左右,还要注意路面的凝冻。因此在设计路线的时候,必须考虑距离和体力因素,不要设计太长的路线,在登山前获取可靠的天气预报,对气候和落日时间也要有所了解,出行前将出行信息告知家人或朋友。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拉伸等,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张克如也强调了装备的重要性。冬季户外运动以三层着装法为最佳:底层为排汗层,最好穿专业的排汗内衣,切忌着纯棉材质的内衣,因为纯棉吸汗,出汗后会导致运动员有湿冷感;中层为保暖层,建议以抓绒为主;外层为防风层,冲锋衣是不错的选择。切忌穿羽绒服进行冬季户外运动,汗水浸湿羽绒服后,会使保暖效果大打折扣。在穿鞋方面,应以保暖、防滑为主要考量标准,建议选择高帮登山靴、徒步鞋等,户外徒步尤其是雪天徒步,可用手杖辅助行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体力,还能够保护膝盖。

徒步技巧的掌握能提升登山安全,张克如强调,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路线,这样可减低坡度。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否则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承受过重的张力,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无论是徒步还是登雪山强度都不宜过大,开始登山时,要循序渐进,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出发时尽可能减少负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负重建议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以保护膝盖,控制节奏。

雪盲是登山时的一种危险因素,张克如提醒道:“雪镜或墨镜可以防止雪盲,多看看森林也可以。登雪山或有积雪的山时,要注意观察积雪情况,预防因雪质疏松发生雪崩,造成登山人员伤亡。还有很多积雪路面被长期踩踏后形成冰层,非常光滑,滑倒的几率很大,这时在脚上套上行走冰爪可以有效防止滑倒。”冬季在户外所面临的危险还来自于徒步和露营中的低温,“要严防冻伤和失温。休息时,不要坐在雪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如果发生冻伤,不可揉搓冻伤部位,也不可用雪摩擦或用凉水浸泡。可以用温暖的身体部位,如手、腹部等让受冻的组织升温。”

张克如还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参与登山运动不要太过频繁,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尽量避开登山的高峰时间,达到错峰健身的目的。此外,在登山时还要做到赏景不运动,运动不赏景,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和他人竞争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VR技术、运动模拟器等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当下这么特殊的情况下,在室内用这些方式带来娱乐性、安全性与锻炼性的体验,也不失为一种选择。